杰西斯·罗宾逊:迎头赶上的中国葡萄酒

Image

Published in English on 5 April 2014

作者:杰西斯罗宾逊来源: 知味葡萄酒杂志

最近,我有一位在法国的朋友给我发了封电邮,请求说“能帮我弄点中国葡萄酒吗?”;他刚好和莫尔索产区(Meursault)酒庄科奇杜瑞(Coche-Dury)的让-弗朗索瓦科奇(Jean-François Coche)一起吃了顿午餐,这位世界闻名却又深居简出的酿酒师非常想尝尝中国葡萄酒。我总能从世界各地收到这种好奇的询问,因为如今中国已是世界第五大葡萄酒生产国,但出产的葡萄酒在本土以外却难觅踪迹。目前,中国葡萄酒的出口额尽管有限,但鉴于产量不断攀升,可以预计越来越多当地的葡萄酒会接触到比普通消费者更有经验的饮家,中国葡萄酒的品质也不断吸引着我们这些葡萄专业人士的目光。

从2001年开始,我每隔两都会去一次中国,每次我都会尝试拜访一个新的葡萄酒产区,以及尽可能多的品尝由当地值得信赖的葡萄酒爱好者朋友所推荐的葡萄酒。本世纪初的前十年,相比惊人的葡萄酒产量,我并没有发现中国葡萄酒在品质上有多大进步,但近年来,中国品质优秀的红葡萄酒的总数正在以令人惊讶速度的增长。上个月在亚洲时,有人问我什么时候中国能生产真正世界级的葡萄酒。我说根据我到目前为止的品尝的情况来看,可能需要5至10年,但我又半开玩笑地说,如果考虑到中国人达到目标的惊人速度,实际可能只要3到6年的时间。

目前在中国仍有大量非常一般、经常有缺陷,有时甚至极度可疑的液体被贴上中国葡萄酒的标签销售。用本地发酵物与批量进口的散装葡萄酒进行混合的做法早已声明狼藉,其中在售的有一些“葡萄酒”甚至与葡萄无关。市面上的“中国葡萄酒”中很大一部分红葡萄酒的口感寡淡,单宁粗涩,缺乏果味,但中国人却并未因此怨声载道,如此好脾气一直令我惊奇。尽管如此,每次中国之行中最让我感兴趣的还是那些真正拥有雄心壮志的中国葡萄酒。

因此,最近我很荣幸地在上海参加中国葡萄酒发展峰会盲品会,共品尝了53款葡萄酒,很好的代表了如今中国葡萄酒发展现况。一同参加盲品会的还有我的朋友意大利葡萄酒专家伊安达加塔和《费加罗报》酒评家贝尔纳布尔奇。当我还是2001年来中国时,只有两、三款中国葡萄酒可以品鉴,给人的印象也不深)

要说的第一点是中国的葡萄酒仍然以赤霞珠为主,如此高产的国家其多样性之低确实非常特殊。宁夏自治区副书记郝林海解释了其中原因。(宁夏位于中国中北部,是中部最有决心成为中国葡萄酒大省的地区。在本次盲品会中,宁夏出现的频率最高,参赛的53款酒中有36款来自该地区。)郝先生暗示说因为这些葡萄最初由政府主导选定,因为专家们认为这些品种比较“时髦”。毕竟,我们都知道波尔多人花了多大的力气不辞千里来到中国宣传“典型”葡萄酒的概念——红色、以波尔多葡萄种为原料、最好就种植在波尔多。在盲品会上品了这么多的赤霞珠和梅乐后,几家专攻当地葡萄种的宁夏生产商的作品着实让我们宽慰不少。他们称该品种为蛇龙珠(Cabernet Gernischt),其实这是波尔多过去的一个葡萄品种,和如今流行于智利的佳美娜(Carmenère)同为一种。单凭勇于创新的精神,这几款葡萄酒在我这边就得了一、两点的印象分,但当再次品鉴时,我发现该系列的酒青涩的缺陷有些过于明显。

中国葡萄酒常见的两种缺陷凑在一起格外明显:一是缺乏果味(大部分的葡萄原料由农户种植,比起成熟度,他们更关心如何取得产量最大化);二是橡木或橡木替代物的运用显得非常笨拙。盲品会上,不少葡萄酒的果香被极其粗糙、浓重、甚至显得油腻的橡木香气所掩盖——就像是用了某种“橡木精油”。如果这种气味确实来自橡木桶,则木桶原料恐怕是同一株橡木品质最低的部分。另外,由于过高的产量通常会让葡萄酒酸度过高,一些生产商似乎想通过工艺弥补这点,却酿出了令人不快的甜腻红葡萄酒。

我们品鉴的第一款酒是2011年份九顶庄园珍藏干红葡萄酒。其酿造商是一家新建不久,由卢森堡商人投资,受法国影响的小型庄园。根据GrapeWallofChina.com的博客作者 Jim Boyce所说,这座地处山东东部潮湿海岸地区的酒庄并不按照典型中资酒庄“巨型大理石宫殿”的样板建造。让人惊讶的是,这支酒尝起来就像是一款相当美味、完全成熟,并且年份远远老于2011年的右岸波尔多。于是,当发现这座酒庄和圣艾美隆(St-Émilion)的卡侬嘉芙丽酒庄(Château Canon La Gaffelière)有关时我也丝毫不感到奇怪。

我心中的最佳葡萄酒出自一位外号“Crazy Fang”的中国女士之手(文章开头照片的那位王方女士,和新闻晨报总经理黄琼先生以及伊安达加塔一起),她在宁夏建了一座名为迦南美地的新酒庄。我一共遇到了三位来自宁夏的天才女酿酒师,王女士是其中之一,另外两位分别来自银色高地和贺兰晴雪酒庄,后一酒庄的加贝兰葡萄酒获得过《品醇客》杂志2011年度世界葡萄酒大奖(Decanter magazine award)。

另有两支佳酿来自新疆,那里地处远西地区,距离中国最大的葡萄种植区5小时的航程。比起宁夏的气候,新疆的大陆性气候甚至更加明显,所以那里的葡萄生长季要短得多,产出的葡萄酒可以说有点华丽有余但精细不足。我喜欢这两支新疆葡萄酒分别是中菲酒庄和天塞酒庄。和贺兰晴雪一样,它们都聘请了极具才敢、曾在波尔多受训的中国酿酒顾问及学者李德美先生担任顾问。

我们的品鉴酒单包括了九支白葡萄酒(令人万分惊异的是:大部分是霞多丽!)甚至还有一支桃红葡萄酒(当然是赤霞珠),但大都相当一般。其中,只有贺兰山的白葡萄酒让我还能感受到些许愉悦。贺兰山属于保乐力加集团旗下,该作品出自澳大利亚酿酒师之手。

毫无疑问,高品质的中国葡萄酒正在迎头赶上,这一迅猛势头放在10年前是无法想象的。法国,你要小心了。

三位大师的联名推荐和各自偏好的酒庄,欢迎点击:tastespirit.com 查看中国葡萄酒发展峰会系列报道(一)直击大师封闭品评三小时

中国葡萄酒发展峰会官网:winesummit.cn